扶持物流业发展有利于缓解长期性通胀压力
来源:金融时报
2011-08-25 浏览次数:316次
为扶持物流业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近日发布,提出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进一步降低过路过桥收费,按照规定逐步有序取消政策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减少普通公路收费站点数量,控制收费公路规模。
业界人士分析,在物流、运输成本已经成为各类农产品和工业品重要成本构成的趋势下,出台扶持政策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望缓解物价上涨的长期性压力。
从去年的蔬菜、水果到今年的猪肉,农产品如接力赛般在物价上涨中充当了领头羊。农产品作为全国老百姓的基本消费品,由于生产的地域不均衡性,需要在各区域之间调度,很多农产品都是“买全国、卖全国”,中间经过种养殖农户、收购商、批发商等多重环节,而在产、运、销每一个环节都涉及物流成本。
运输以及中间经销环节的增多,既摊薄了农产品利润,又推高了最终消费端的价格,这是为何屡屡出现田地里菜贱伤农而超市里菜贵伤民的主要原因。同时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源于产销地之间的供需结构性失衡,部分地区出现短暂的较大的供需缺口。物流业如果能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将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各种农产品和工业品的物流成本,促进农产品区域间的快速畅通流转。物流业整合顺畅后,也将减少农产品从产到销繁琐的中间环节,防止成本全部转嫁到农产品价格上。
当然,物价上涨的原因很多,流动性因素以及供需缺口等可以通过货币投放量、增加种养殖规模进行短期调控,同时许多长期性因素需要通过制度性建设来解决。当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运输成本已经成为农产品涨价的重要推手,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同时减轻化肥、农药以及食品的涨价压力。
由此可见,物流业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同时创造就业岗位,在缓解通胀的长期性压力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去年针对部分蔬菜、水果价格飞涨,“国十六条”把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作为稳定物价的重要措施之一。“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此次《意见》则对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进一步细化,提出要把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便利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着力解决农产品物流经营规模小、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的问题。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方式。
我们看到,近几个月CPI涨幅逐月增加,表明通胀压力不减。而由于种植端的比较效益低,农产品价格链条中始终存在着较强的内在涨价动力,从去年的蔬菜到今年的猪肉价格上涨,均表现出一定的补涨动能。从这个角度看,物流业发展扶持政策将在长短期同时减轻物价上行压力。降低过路过桥收费、农超对接、降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摊位费将短期内在农产品价格上有所体现,而随着夏季用电高峰期接近尾声,各地平稳度过用电高峰,物价上涨的后续压力将大为缓解。
高燃油价和人工成本是构成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近两年,国内油价不断上升给物流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小压力,也对CPI产生了一定的间接影响,减轻物流企业税负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油价上涨给物流企业带来的成本增加。而物流业管理体制改革和设施资源整合,将长期促进和规范物流业发展,降低企业和农产品成本。在国内许多城市普遍存在“物流围城”的现实情况下,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将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和调配,在防止局部地区物价出现异常性波动上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