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供应链管理物流风头劲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11-08-29 浏览次数:250次
[提要] “大运会期间,我市承担大运物流业务的企业,服务统一规范,不仅保障了物流服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及时性,更把握了大型国际赛事带来的物流商机。一系列创新举措使原本土得掉渣、累得吐血的物流业变得不同凡响,深圳供应链管理令全国业界刮目相看。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大运会期间,我市承担大运物流业务的企业,服务统一规范,不仅保障了物流服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及时性,更把握了大型国际赛事带来的物流商机。值得一提的是,如飞马国际等大运物流供应商,都是我市供应链管理物流的先锋企业。”市交委物流处负责人昨日向记者表示。
告别车轮上的物流业
“深圳物流业可谓从车轮上起步,通过提供运输和仓储实现了行业最初积累。”有物流业界人士介绍。在这种模式下,物流企业担当的是苦力角色,在环境成本日益高企、土地资源逐渐稀缺的今天,众多物流企业在激烈竞争“红海”中挣扎。
全新的供应链管理物流在深圳浮出水面,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中,深圳供应链管理企业开始受到世界企业巨子青睐。“在做什么、怎么做都赚钱的时候,企业不会有求变的动力,生产、渠道、销售都想自己做。经济严峻时,它才会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诸多不合理、存在诸多需要精简外包的环节,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核心是研发、是营销,而采购、物流、仓储、进出口这些非核心业务,原来都可以请怡亚通这样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做,把总成本降下来。怡亚通的机遇来了!”知名物流上市企业怡亚通董事长周国辉对记者说。
生产企业变“懒”些,赚钱可能反而变得更容易。怡亚通正是围绕企业的采购与分销,提供从国际采购、进出口通关、物流加工、仓储、保税物流、代付货款、库存管理,到虚拟生产、流程外包等诸多服务。把自己的生意牢牢嵌入了思科、GE、IBM、飞利浦等世界500强的机体中。
供应链管理“群雁”齐飞
怡亚通绝不是深圳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孤例。
截至“十一五”期末,深圳已拥有各类物流企业14000余家,其中供应链管理企业300多家,传统物流服务加速向综合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转变,涌现出华南城、顺丰、怡亚通、腾邦、飞马、越海等一批以深圳为总部的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物流领军企业。这是统计上的进步。
深圳现代物流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和全国布局的趋势锐不可挡。根据对全市487家样本企业的调查,在国内及海外设立的营业网点就多达近20000个。这是链条上的突破。
一系列创新举措使原本土得掉渣、累得吐血的物流业变得不同凡响,深圳供应链管理令全国业界刮目相看。
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管理企业为生产企业组织原料采购、进行销售分包,均要占用大量资金,深发展等本土银行看准商机,提供流动资金,实现银企双赢。由此,如怡亚通这样的供应链管理企业,竟可在上下游撬动300多亿元的年业务量。
物联网――利用RFID(电子标签)技术,在每批原料和产品包装上植入电子标签,供应链管理企业通过网络就可以准确追踪这些材料和产品到了哪里,生产企业需要哪种物资、何时需要,只要向供应链管理企业开口就行了,十足“管家婆”。
即使云计算这样的高端信息技术,深圳物流业也不觉陌生。深圳已提出依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以云计算、云服务、物联网技术为手段,发展基于云计算的供应链一体化信息服务,货运网上交易、电商物流等已呼之欲出。
深圳物流业向高端转型
深圳供应链管理企业体量庞大,对产业上下游承接和拉动效应明显。”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秘书长郑艳玲如是分析。目前GE、IBM、AMD、思科、惠普、松下、索尼、英迈、清华同方等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企业均与深圳供应链管理企业有深度合作,而这些供应链管理企业又为物流行业里的运输、仓储带来集约效应。
“举个例子,生产企业有100个拖车的产品要运输,这样规模的拖车企业很少,生产企业要与小拖车公司分散签约又十分麻烦。外包给供应链管理企业,后者能专业地把握谈判价格、选择拖车企业,化整为零解决生产企业的难题。”
市交委物流处处长吴晓明告诉记者,深圳独具物流区位优势,在多年政府积极产业政策的扶持下,供应链管理和综合第三方物流已勾画出高端物流产业雏形,传统物流喝油冒烟、散乱小差的格局有望改观。
记者了解到,深圳物流“十二五”规划已出炉。根据规划,深圳拟认定重点物流企业100家,至2015年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占全市物流业增加值40%以上。在百家重点物流企业中,拟认定高端物流企业10家,至2015年实现增加值200亿元。